社区   都市男女   谈婚论嫁 谈什么?(科普文)
返回列表
查看: 1850|回复: 0
收起左侧

谈婚论嫁 谈什么?(科普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2-28 09:4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云南大理州大理
本帖最后由 july 于 2018-2-28 09:51 编辑

                                                           

     祖父辈的婚姻讲究门当户对,父母辈的婚姻讲究自由恋爱,现代的婚姻各说其词,彰显自我个性。




      在北美,近30-40年来离婚率高达50%,且高居不下;在中国,近20-30年来离婚率在不断攀升。六年来在国内,《非诚勿扰》《中国式相亲》这类大型婚恋交友电视节目始终占据着高收视率的板块,近年来还引来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有情人前来相亲。不管时代是如何的变迁,地域文化是如何的不同,饮食男女对爱的渴求,对家的向往是不变的。这正应了那句名言:“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围城外的人想冲进去”。




      谈婚论嫁,谈什么?想冲进围城里的人和想逃出围城的人,你的围城是什么?



      著名文人杨绛先生对婚姻的理解:夫妻间最重要的是朋友关系,即使不能做知心的朋友,也该是能做得伴侣的朋友或互相尊重的伴侣。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男女结合最重要的是感情,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赏吸引、支持和鼓励,两情相悦。




        当代著名的女性学者于丹曾说:婚姻是一个烧杯,进入的两个人其实是两个活性元素。如果没有认清自己就去寻找另一种元素,那么很有可能,你寻到的是一个好元素,但是这个好元素跟你之间没有反应,甚至生成恶的反应……幸福婚姻的前提:对自己有清晰认知。



       在普通大众中,关于婚姻最通行的说法却是:成功的婚姻就是要“门当户对”,或者还有一种说法:婚姻是两个合伙人的有限公司,要想让这个公司经营的好,自然对对方的方方面面要有所考察,包括经济状况、教育学历、家庭背景、长相、性格以及身高、体重等等等等。绩优或者起码蓝筹股才可以考虑,要各方面匹配才可以结合。


       杨绛先生、于丹老师以及传统的关于婚姻的金科玉言在我们看来都是很有道理的,但在这些有道理的良言之间,我们仍然需要探寻出自己的路。“朋友关系”很重要,“门当户对”很重要,“对自己要有清晰了解,对婚姻要有清醒认识”也很重要。可这些重要的事项在实际操作又该如何把握、如何认知呢?


       两个概念可以帮助年轻人和情人们把握好自己的度: 第一,谈恋爱的三个阶段;第二,婚前必谈的10个课题。




63b32226d889db00bd3b23ae8abf1922.jpg

谈恋爱的三个阶段


      总结而言,通常谈恋爱需要经历三个阶段:从朋友、恋人直至成为爱人。这整个过程大约需要1-2年的时间。如果交往频繁,了解透彻,相处默契,那交往的进程就可以快一点。一周见一次与一个月见一次的效果自然不同,当然见面的数量不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还要看双方的了解程度和默契配合的程度。


      就像杨绛说的那样:夫妻间最重要的是朋友关系,即使不能做知心的朋友,也该是能做得伴侣的朋友。朋友这个阶段意味着有意识、主动地开始交往,聊天吃饭、看电影、旅游等等,这个过程的目的是培养伙伴的关系,当伙伴关系进展得顺利了达到情投意合的程度,下一步才需要考虑恋人关系。


      恋人关系是有排他性的。恋人关系需要双方明确的表白,这样可以对双方有一个约束,也是双方对朋友交往的确认和对目前这个阶段的肯定。到了恋人这个阶段就需要引入家长,征求双方家长的意见。了解对方的家庭,了解他(她)的成长环境、过去以及和父母的关系,与此同时,也需要坦诚的自我介绍。这就是所谓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朋友和恋人阶段的成熟铺垫,就可以为爱人的关系打下牢实的基础,为今后的婚姻中可能遇到的风雨做好充分准备。


生活中很多的恋人没有搞清这个顺序,由于没有建立正常的、必须的朋友关系,结果对双方造成伤害,耽误了大家美好的青春。


       比如,《非诚勿扰》中有一位台湾女孩到上海寻求发展,五年谈了两段恋爱,其中一段是异地恋,另一段感情是姐弟恋。恋爱期间,男友每年到上海与之见面2-3次,每次2-3天,到了第三年,男方提出要结婚,而女方不愿意回台湾,结局自然是分手。 一年才2-3次的见面,而且每次也就2-3天,这种交往显然太少,双方都不知道对方想要什么。一个要呆在台湾,一个要扎根上海,一个想结婚,一个还不要。这样的谈恋爱显然是无效和失败的。





baa80901cdcd0433c9bdd1f127f76994.jpg


谈婚论嫁的10个内容


       成功的婚姻就是要“门当户对”,这句话的本质可以理解对经济保障以及地位匹配的要求。也许现代人已不流行“门当户对”这个说法了。但如果从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 A.H. Maslaw)“人的需求理论”来理解“门当户对”的话,那“门当户对”还是有其客观道理的。“人的需求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它们依次为:



       1. 生理的需求 (饥饿、性欲、衣物、住所、睡眠等);

       2. 安全的需求(家庭、健康、工作、财产等);

       3. 社会的需求(友情、家庭、爱情、亲情等);

       4. 自尊的需求(受他人的认可与尊重);

       5.自我实现的需求(创造力、自我价值实现等,也可理解为立功、立德、立言)。



       从这个需求顺序排列来看,首先表现为能够提供给双方吃穿住行,这是基本生存需求。紧接着是安全需求,表现为经济、健康以及环境的资源是否充足等。长辈们常说的一句话: 没有经济的基础,又何来的感情可谈? 很多激情四射、缠绵悱恻的生死恋,在现实的柴米油盐面前,其结局总是无疾而终的。


       鲁迅小说《伤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小说写的是涓生与子君对恋爱与婚姻自由的追求,他们爱情的最终破裂,如果从他们自身上寻找原因,可以看到子君对涓生的爱虽然是那样的专注至深,但其内容是不切实际的,没有经济基础的爱情最终走向死亡。


谈婚姻必须涉及的十项内容:


      一、工作性质。工作的性质对夫妻的关系有直接的影响,比如,演员就时常会有大段的时间不在家,还会因工作的需要与异性有亲密的接触。作为家人的你和孩子能接纳吗?再比如,警察这个职业要时刻面对危险,时刻有被伤害的可能性。作为家人,你有相应的心理承受力吗? 每一种工作都有其特点,有其利与弊的方面,因此,对对方的工作性质的了解,可以考核自我的心理接纳程度。同时,也是对对方的工作的支持做准备。


      二、收入状况。收入是家庭的财政基石。夫妻中是选择一个人工作还是同时工作? 以及双方是否愿意调整物资生活的水平,以保障精神生活的质量?


      三、财务管理。结婚之后,由谁来管钱?怎么管?是设立共同家庭账号,还是保持各自的账号?


      四、家务分工。家务分工是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当孩子出现后,家务的重要性就逾发的体现出来。如果分工合作默契,那会牢固两人的关系。而配合不当,则会严重损坏俩人的关系。这也是为什么在孩子出世后的2-3年是夫妻的第一个离婚高期的原因。


      五、住址(居住地)选择。 这对在异地打拼的年轻人来讲是一个严肃和重要的课题。居所选择直接影响到婚后生活的品质及与家人、朋友的关系等等。


      六、孩子教育。对谈恋爱的人来讲,这个话题似乎早了点。但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坦然接纳为人父母这个角色。如果你是一个想要孩子的人,那就尽早把这个话题跟对方提出, 甚至还要讨论什么时候可以要孩子。对许多人来讲孩子是家庭的核心内容,它直接影响到夫妻之间的关系。


     七、兴趣爱好,家庭朋友 。人是社会的群体一员,除了小家之外,人还需要跟社会打交道,这是家庭关系的延伸。双方除了保留过去的朋友之外,不可避免地要开始建立新的朋友圈。此时,了解对方的朋友圈也是了解对方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八、性的和谐。 中国有句古话:床头吵,床尾好。和谐的性关系,是夫妻关系的良性调节剂。不管白天在家内、外发生了什么,夫妻如果懂得用性关系来调节心理、身体的压力,夫妻关系往往可以默契和谐。


       九、公婆关系。对许多中国家庭来说,这是个非常重要的议题。虽然理论上讲,婚姻只是两个人的结合,户口本上就只有俩个人的名字。但在现实中,婚姻其实是两个家庭的关系。我们每个人都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他(她)的到来、成长与他(她)的家庭密切相关。了解并努力搞好婆媳关系是婚姻关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


      十、宗教信仰。有的人信教,有的人不信教;有的人吃素,有的人不吃素。同在一个屋檐下,这些方面的不同,需要双方更多的包容、理解和互相的支持,否则也会因此产生冲突和矛盾。


以上的10个话题是婚姻中普遍涉及到的议题。


      谈恋爱,就需要谈这些具体的内容,而不只是花前月下,空中阁楼的浪漫恩爱。虽然每个恋情的具体情况会有所不同,恋爱也不会有统一的成功模式,但是对恋爱三阶段以及婚前必谈10个话题的充分了解,可以帮助恋人们对朋友关系的确立,对婚姻本质的了解,对自我和对方的了解有极大到的帮助。


      让不管是在城外,亦或在城内的恋人们,不管身处婚恋关系的哪个阶段,都可做到对爱情关系有一清晰明了的认知。既增加恋爱婚姻的成功率,还可以在恋爱失败时,做到对双方最小的伤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收藏:13 | 帖子: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