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今日弥渡   历史文献中的弥渡彝族
返回列表
查看: 3746|回复: 0
收起左侧

[弥渡变化] 历史文献中的弥渡彝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28 16:5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云南大理州
    弥渡彝族是土著民族,在现有的一些历史文献中,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弥渡彝族先民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及生产、生活等风貌。
    哨和塘是古代设置的邮路,石佛哨位于古驿道的主要交通线上,还有隆庆关为险要关口。早在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到滇西考查时就从这里经过,他在《游记》中写道:“蒙化……东向下者四余里,有数家居峡中,是为石佛哨,乃饭,又三里有三、四家在北坡曰桃园哨,这里龙庆关东下界水注入蒙化箐,曲转峡中,流致黄果园与古赵州桥罗摩牙(今龙门邑)铺相接。”又康熙《蒙化府志》邮铺条载有“隆庆关,在府城东,高出云表,西有沙滩哨,望土城郭如聚。东有石佛哨,两山如峡,入郡咽喉。”记载了今石甲彝族村在古代的重要位置。自设关哨塘铺以来,这里设置三哨(石佛哨、桃园哨、滥泥哨)二塘(庵塘、新塘)每哨都设有哨兵和仆役。除此之外,在这里居住的彝族百姓唤之为哨户,虽不当兵,不纳粮。以耕种两边山坡上的哨地为生,但他们担负着传递书信,接送官员,维护哨路安全和修理哨路的繁重劳役。
    《弥渡县志稿·氏族志》中有“尚有夷族一种为土著,俗称‘倮倮’,本地土人则姓字(自)者多,皆迁移回山。师荔非云:‘何处能寻土著人?亦依从优胜劣败,天演之公例也。’”所以,原居住在坝区里的彝族,因“劣败”进入弥渡西山或其它山区之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世世代代从事农业、畜牧业和林业生产,基本上过着自给自足的封闭式生活。
    《弥渡县志稿》的“夷族”记条载:“境内夷族二十余村……,至迎神赛会,则与汉族完全不同,每春首间,俱停止农作,一般交流,穿红着绿,与众男子头顶毡窝,各担柴担,缸置糖酒。选择林中宽广隙地,立一秋迁架,对立一杆,上悬灯嶓,下焚香火,夜间男女杂踏,聚众打歌。以打歌为乐。打歌时,男子口吹芦笙,足踏手舞,唱声呜呜,以指挥调拍也。当正月十四日即早,至铁柱庙颂歌,杀羊为牲,焚化香纸。次日又复来打歌。晚晚回村,下秋迁标杆,虔送出村,以此庶为一年清洁,六畜兴旺。此种恶习,相习已久,牢不可破。”这就是关于弥渡西山彝族打歌活动的记载。
    云南省档案馆存有民国二十八年大理地区剑川、漾濞、凤仪、鹤庆、洱源、宾川、弥渡等七个县给省民政厅上报的彝族基本情况材料, 弥渡县上报的材料是:“弥渡县,有彝族男1255人,女1080人,18-45岁的壮丁458人。生活习惯:衣服多穿山羊皮,房屋多系草棚土掌房、茅草木片屋等,饮食吃苦荞包谷等,语言大都尚白倮倮语及密茶话,婚多系两换亲,婚冠丧祭随便办理,性格喜跳舞歌唱,职业以卖柴畜牧为主”。从中可了解到民国时期弥渡彝族人口、生产和生活习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收藏:98 | 帖子:3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