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惊喜了!卫生院手术室刚启用,弥渡县中医医院的冯主任就帮我把痔疮问题解决了,不用跑县城,太方便了!”术后第二天,在牛街彝族乡卫生院病房里,彝乡大哥笑着向医护人员说道。近→日,依托“弥渡县中医医院外科冯丽华专家工作站”建成的弥渡县牛街彝族乡卫生院手术室正式启用,启用首日便在冯丽华专家团队的带领下,顺利完成1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1例肛瘘切除术、1例痛风石取出术,3例手术均取得圆满成功,用实实在在的医疗服务,为当地彝族群众送上健康“定心丸”。
牛街彝族乡群众因饮食结构、劳作习惯等因素,痔疮、肛瘘、痛风石等疾病发病率较高。以往,患者需前往县城医院治疗,部分患者因担心往返不便、术后无人照料,选择“硬扛”,导致病情加重。随着医共体总医院不断推进基层帮扶工作,“中医医院外科冯丽华专家工作站”落地,牛街彝族乡卫生院手术室完成升级改造,具备开展常见外科手术的条件,恰好契合当地群众的健康需求。
手术室启用前一周,冯丽华专家团队便通过乡卫生院“健康筛查小分队”提前摸排,筛选出3名病情符合手术指征、急需治疗的患者,得知手术室即将启用,且上级医院专家会亲自手术,3名患者第一时间预约,期待在家门口解决“难言之痛”。
3例手术的顺利完成,不仅标志着牛街彝族乡卫生院手术室正式“步入正轨”,更意味着当地群众常见外科疾病“家门口手术”成为现实。据冯丽华介绍,后续专家工作站将根据牛街彝族乡群众需求,建立“固定手术日”机制,针对痔疮、肛瘘、痛风石、阑尾炎等常见疾病,定期开展手术服务,同时持续加强对基层医护人员的技术培训,逐步实现“基层医师能独立开展常规手术”的目标。
“以前群众看病‘往外跑’,现在我们通过医共体把专家‘请进来’,把手术室‘建起来’,就是要让健康服务‘沉下去’。”牛街彝族乡卫生院院长表示,接下来医院将进一步优化手术预约流程,方便彝族群众咨询预约。同时针对术后患者,建立“一对一随访机制”,由乡村两级联动定期上门复查,指导康复,让健康服务从“手术治疗”延伸到“术后康复”全流程。
此次手术室启用首日的“开门红”,是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又一重要成果。未来,随着专家工作站服务的不断深化,弥渡县牛街彝族乡卫生院将持续提升外科诊疗能力,让更多彝族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县级医院同质的医疗服务,切实打通健康保障“最后一公里”,让健康福祉惠及每一位山区群众。
来源 | 弥渡县紧密型医共体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