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个瘦小的身影,日复一日地穿行在绿意渐浓的核桃林中。这位80岁的老党员陈栋,用整整二十载光阴,将寅街镇高营村委会鸡爪花箐300亩荒山点染成生机盎然的绿洲。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朴素却铿锵的信念:“活着就是要动,就要奋斗着”。
陈栋早年担任高营大队大队长、党总支书记,后到寅街供销社工作,2004年,退休的陈栋看到村集体林地鸡爪花箐近300亩山峦因开采、缺水沦为乱石嶙峋、杂草丛生的荒芜之地时,他心痛不已,扛起锄头镰刀,毅然扎进了这片寂静的山野。
在这里,每一抹绿色的诞生都浸透艰辛。水是命脉,他拉水泥、砌石料,硬是在山上筑起两个蓄水池;将30多个天然石坑精心改造成蓄水池。雨季,他四处奔走蓄水,山地里摆放大大小小、形式各样的盛水容器;旱季,他独创“饮料瓶滴灌法”——将装满水的瓶子扎上小孔埋于树根,如同给幼苗挂上生命的“点滴”。
一把锄头、一袋干粮,是他二十余载不变的“战友”。晨光熹微而出,披星戴月而归,7000多个日夜,斩荆棘、挖树坑、搬顽石、栽苗浇水……简易窝棚是他劳作间隙唯一的歇脚处。他曾被农药呛倒昏迷在树根下,修枝时不慎从高处跌落,挑水攀坡滚落山箐,甚至骑车途中遭遇车祸肋骨断裂……四次与死神擦肩,家人揪心劝阻,他却在伤痛稍缓后,又默默回到了山上:“树苗等不起。”
如今,曾经刺目的荒芜被郁郁葱葱的绿荫温柔覆盖,山风拂过,林涛阵阵,仿佛诉说着这位老党员无言的坚守。
“吃饱穿暖就行”是陈栋的全部物质需求。可他精神的“富矿”却令人动容——坚持写日记,生产生活的点滴感悟塞满了一个又一个麻袋。字里行间,流淌着一个党员最深沉的家国情怀与赤子之心。
当绿意漫过山岗,那抹坚韧的银发背影,已成为这片土地最动人的风景……陈栋总说:“只要我活着一天,就要动一天,就要照管一天我的树。”这“动”,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宣言;这“树”,是献给党和乡亲的绿色丰碑,一名老党员用纯粹初心,镌刻下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最生动、最滚烫的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