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雾未散、晨露盈珠,清晨的苴力镇栗子园村委会,一个小伙骑着一辆单车,穿梭在乡间小道上。车筐里放着政策文件和几本法规书籍,初升的阳光洒在他身上,映出一道坚定的身影。 杨学华,这位大学专业是法学类政法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年轻人,当看到农村里的矛盾纠纷、村民们的法律困惑,以及那些渴望发展却因信息闭塞而受阻的群众时,他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到家乡,投身到基层法治建设和乡村振兴的事业中。 2024年7月,村口的老槐树下,杨学华郑重地向村民们宣布:“我是杨学华,今年刚毕业。从今天起,我就是咱们村的普法服务志愿者,大家有法律问题都可以来找我。”这句简单的话语,开启了他扎根农村、服务群众的征程。 2024年12月,通过选举,杨学华正式成为了栗子园村委会副主任,他深知,法治是乡村和谐稳定的根本保障,只有让法律深入人心,人人知法、懂法、守法,乡村才能真正实现和谐发展。于是,他主动请缨,担任了村里的法治宣传员和人民调解员。他把村民们请到村委会议室,播放自己精心制作的普法PPT。他用家乡话讲述着一个个真实的案例,从土地纠纷到邻里矛盾,从婚姻家庭到遗产继承,从交通安全到电信诈骗,生动形象地讲解着法律知识。 有一次,村里两位老人因为地界问题争执不下,甚至闹到了要动手的地步。杨学华得知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一边安抚双方情绪,一边仔细查看土地界限,查阅相关法律条文,耐心地进行调解。他蹲在田埂上,拿着卷尺一点点丈量土地……经过几天的努力,两位老人终于握手言和,纠纷得到了圆满解决。在大家眼中,他就是那个关键时刻能稳住局面、化解矛盾的“公道人”。 政策落实办实事、应急防灾帮老幼、反诈宣传保民安,杨学华用脚步占量着栗子园村,将汗水挥洒在栗子园土地上。地震防灾,他走村入户,查看危房,讲解防灾逃生知识;反诈宣传,他一家一户帮助安装软件,案例讲解;春节假日,他走访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带去关怀慰问。杨学华,这位年轻的大学生,用他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心系农村、心系群众。
不只是法律方面的事,为了让村民们的农产品能够走出大山,杨学华还一头扎进了农村电商的领域。他明白,只有把家乡的农特产卖出去,村民们才能真正实现增收致富。他充分挖掘发挥栗子园村栗园产业合作社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第五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案例的优势,带领村民们拍摄产品视频、编辑文案,电商平台对接。在他的努力下,栗园品牌进一步打响,群众农产品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宽。同时,他还不忘帮助农户们学习科学种养殖技术。他积极与县镇行业部门对接,邀请农业专家来到村里,举办培训讲座,带领村民们实地考察学习。村民们在他的引导下,逐渐掌握了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和方法,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杨学华用自己的知识、智慧和汗水,在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上,书写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