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弥渡县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将庭审搬到弥城镇山高村委会,通过巡回审理方式公开开庭审理一起分家析产纠纷案件。20余名当地人大代表、村组干部及村民现场旁听,让司法普法教育延伸至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原告与被告原系夫妻关系,2009年登记结婚后原告入赘女方家庭,与被告及其父母共同生活并育有两子女。2012年,夫妻俩共同建盖了坐东朝西砖混结构房屋及配套厨房、畜圈等设施。2025年4月29日,双方经法院调解离婚。后因共有财产分配问题产生分歧,矛盾持续激化,原告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考虑到家事纠纷的特殊性,承办法官并未简单“一判了之”,而是坚持“调解优先”原则缓和双方矛盾。由于案情复杂且当事人情绪激动,法官多次组织当事人沟通,耐心倾听双方的意见和诉求。一方面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家庭共有财产分割的法律规定入手,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另一方面从家庭情感出发,引导双方从子女成长、亲情维系的角度换位思考,逐步缓和对立情绪。 庭审现场,审判员精准把控庭审节奏,充分履行审判职责,严格遵循庭审程序,围绕争议焦点组织双方当事人举证、质证、辩论。同时,对本案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细致讲解,坚持情理、法理相结合开展多轮耐心疏导,最终双方当庭达成了调解协议,避免了矛盾激化。 家事无小事,家安则国安。这起分家析产纠纷的化解,是弥渡县人民法院坚持“如我在诉”理念、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的生动写照。通过将法庭设在村民“家门口”,不仅让群众直观感受司法程序,更以“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方式推动普法宣传走深走实。在接下来的工作当中,弥渡县人民法院将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因案施策、精准发力,用有温度的司法服务化解矛盾纠纷,以法治力量守护基层和谐稳定,以司法温情守护万家灯火。
来源丨弥渡县人民法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