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镇吉祥村静卧于青山环抱、沃土滋养之中。近年来,当地种植户秉持创新发展理念,深挖中药材种植潜力,大力推广粮药套种模式,让生态优势持续转化为经济动能,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致富路。
在位于柳树村的弥渡九顶绿野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基地里,公司负责人李葵芯穿梭在药材与玉米之间,仔细查看作物长势。自2018年起,她家便开始探索“小春套蚕豆、大春套玉米”的创新模式,寒来暑往,经过多年实践,如今实现“一地双收”的美好愿景。
“每年我们都会套种一百多亩,且能产生四五十万的套种效益。”
早在2008年,李葵芯与丈夫便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毅然投身中药材种植领域。历经多年,种植品种从单一的滇重楼,逐步拓展到黄精、白芨、云南大天冬、菖蒲等多个品类,种植面积也从最初的三十亩,稳步扩大至如今的200多亩。据李葵芯介绍,粮药套种有着诸多独特优势,尤其在寒冷的冬季,套种蚕豆能像天然的“保护伞”,有效抵御霜冻等恶劣天气侵袭,大大延长了药材的生长周期,产出的药材品质也更加上乘。
“中药材喜阴,套种玉米能很好地遮阴,免去搭遮阳网的成本,也能增产增收一举三得。李葵芯笑着介绍道。
凭借独特的海拔、气候、水土及丰富的山地资源,吉祥村持续发力,推动中药材种植产业蓬勃发展。如今,种植户数量从最初的5户激增到80多户,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100多亩,年产值近400万元。据吉祥村委会副主任闻仕鸿介绍,粮药套种不仅极大提升了土地利用率,更显著增加了种植经济效益,这种“以短养长”的创新种植模式,下一步将在全村全面铺开示范推广。
“接下来,我们村会积极争取项目,实施饮水工程来解决种植中药材的生产用水问题;也会积极推广中药材套种技术,来增加农户中药材种植的产值。此外,我们也想通过政府的招商引资来引进中药材初加工企业,进一步完善中药材产业链,提高农户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