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圳金融精英到弥渡乡村创业者,29岁的李云萍用四年时间带领团队,帮助弥渡县新街镇大荒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实现户均年收入超过27万元。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位新时代“农创客”的创业故事。
金融专业毕业的李云萍曾是深圳某商业银行的管培生,凭借自身的努力,三年间实现两次晋升,工作一帆风顺,收入颇为可观。一次假期探亲,李云萍听父亲——大理耘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树春畅聊中国未来农业发展趋势和云南农业的巨大潜力,特别是通过分享技术,能让云南普通农户低风险投身设施农业,在家门口实现年入15万的愿景,深深触动了李云萍,她毅然辞去了深圳的工作,奔赴弥渡跟随父亲踏上了现代农业的创业之路。
然而,现实很快给了李云萍沉重一击。在乡村动员大会上,农户们对免费技术和高收益的合作模式满怀期待,可当听到设施农业每亩每户需投入5万元时,却纷纷打起了退堂鼓。李云萍回忆说:“当时真的很受挫,但是我们不能放弃,一定要找到解决难题的办法。”
创业初期,李云萍将首个项目定在了新街镇大荒地村。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小组长张林保提出个人贷款300万元,农户每家出2万元推进合作。李云萍深知无抵押贷款困难重重,决定由耘飞公司为大荒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担保。这一决定遭到了其他股东的反对,大家都担心风险。“我与我父亲坚信一定要让农户先富起来,企业才能有发展的根基,我们与农户是紧密相连的共同体,这个项目一定会成功。”李云萍说。
顶着巨大的压力,李云萍坚持为大荒地村担保,“深度双绑3582”联农带农模式终于在大荒地村落地。李云萍带领技术团队驻村指导,从大棚搭建到种植管理全程参与。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四年发展,大荒地村黄瓜种植户收益大增,最高单户年净利润分红达34万元。李云萍感慨:“当我看到农户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那一刻觉得自己所有的付出和坚持都是值得的。”
首个项目的成功,李云萍收获了农户的信任,更加坚定了投身乡村振兴的信念。她不断在实践中学习成长,公司影响力日益扩大,合作规模持续拓展,带动的农户越来越多。截至目前,大理耘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直接带动创业就业6321人,间接带动10877人,吸纳1800多名残疾人、退役军人、高层次大学生和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人员人均月收入超4000元,总计支付薪金8299万元。
新街镇大荒地村黄瓜种植户张华说:“以前,我是在浙江打工,一年到头也回不了几次家,在外面收入也没多高。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就业,一年可以收入二三十万元,老人和孩子都能照顾得到。”
“当初我们是一直反对这个项目,因为担心有风险。”大理耘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股东李云亮说,“这些年来看着成效确实是非常显著。现在想想,我们真的佩服李云萍的远见。”
从金融精英到乡村振兴实践者,李云萍成功完成了职业赛道的华丽转变,在弥渡这片热土上书写着她的青春答卷。
“看着云萍一步一步走来,我很欣慰。她有想法、有干劲,我相信在她的努力下,会带动更多的农户发家致富,在乡村振兴道路上贡献她的力量。”大理耘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树春说道。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户实现了增产和增收,我的个人价值也实现了提升,我会义无反顾地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前行。”李云萍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