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弥渡县人民法院苴力法庭将"司法课堂"搬到德苴乡塘子村委会,通过“巡回审判+普法宣传”双推进模式,成功化解一起买卖合同纠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调解员及村民代表等近20人应邀现场旁听。 毛某某在德苴乡长期销售饲料,2021年10月至2022年4月间,因养殖需求石某多次向其赊购饲料并签署《欠条》确认债务。然而,石某长期拖欠货款未支付,毛某某多次催要无果后向法院提起诉讼。调解初期,石某以"离婚时已约定债务由前夫普某承担"为由拒绝担责,先行调解未果,案件立即进入庭审程序。 为实质性化解矛盾、延伸司法服务触角,承办法官决定将庭审搬至被告住所地塘子村,既便利当事人参与诉讼,更借此机会向基层群众普及买卖合同、夫妻共同债务等法律知识。 庭审当天,承办法官紧扣争议焦点再次组织庭前调解,以法为绳、以理为桥,一方面释明“夫妻内部债务划分不影响外部债权人主张权利”的法律原则,另一方面引导双方回顾多年交易中建立的信任基础;塘子村委会调解员、村民代表也主动加入,以“乡邻共居”“诚信为本”的朴素情理为引,用乡音传递法理温度,以“同村共井”的生活经验弥合法律认知差异。多番疏导下,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并当场履行完毕,一场耗时数年的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法官结合弥渡法院“典亮云岭·法润民心”民法典宣传活动,针对旁听人员重点讲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买卖合同履行、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等群众关切的法律条款,并现场解答村民提出的具体法律问题,将解纷现场变为“普法课堂”。 “这样的审理方式既解了纠纷,又教会我们用法律护权益,很是实用!”旁听村民感慨道。参加旁听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民代表以及案件当事人对本案纠纷的实质化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的典型做法给予了肯定。
来源丨弥渡县人民法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