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塔塔 于 2025-5-8 10:19 编辑
苴力镇以“花”为笔、以“文”为墨,积极融合农业资源、文化特色及旅游旅居,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优化营商环境等方式,探索出一条经济发展新路径。
深挖文化内涵让春日经济“有根可续” 近年来,苴力镇立足本地自然资源、文化底蕴和产业基础优势,延伸出水果采摘体验、赏花体验等特色产业,打造消费场景,五台古村的彝族打歌跳出千年民族风情,栗子园的似火橙菊田变身“橘色诗行”,雾本村的万亩桃林化作“粉色画廊”。村民化身非遗传承人,田间地头成为文化展演场,特色农产品畅销省内外,让“春日经济”从“昙花一现”走向“根深叶茂”。
延伸产业链条让春日经济“多点开花” 过去种桃卖桃是生存,现在赏花卖景是生活。雾本村以春日踏青为契机,联合周边民宿、餐饮,推出春日野餐、健身打卡等复合业态,形成“赏花+健身”、“赏花+研学”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模式,通过以桃为载体,品味山水田园、花下悠然的乡村生活,真正做到从“看天吃饭”到“向美而生”。
推动文化赋能让春日经济“常变常新” 从土里长出来的不仅是瓜果蔬菜,更是诗和远方。花海再美,终会凋零,文化赋能,方能长青。要形成长久的经济效益,不可或缺的就是文化赋能。雾本桃花文化旅游活动结合本土特色花灯舞、弥渡民歌、彝族打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创意设计乡村文化符号,植入文化集市、文创DIY等场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形成文化产品,利用短视频等网络媒体平台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文化产品附加值,为桃源旅居增添了乡村生活独有的文化韵味。
来源:弥川先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