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苴力镇第一完全小学全体辅导员与少先队员,从校园出发步行至苴力下村锁云桥,在行走中触摸历史脉络,厚植家国情怀。
出发前,学生们在操场列队。校长叮嘱:“今天不仅是看风景,更要用‘心’感受家乡故事。” 他强调安全纪律,鼓励学生互相关照,并解读 “行走的思政课” 意义:“脚下土地承载着先辈智慧,希望大家在实践中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乡间小路上,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打破宁静。潺潺溪水、垂柳新芽、青砖黛瓦的老房子、晾晒的农作物,构成鲜活的乡村图景。班主任引导:“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我们要守护的‘根’。”
步行20分钟后,明代古桥锁云桥映入眼帘。作为 “苴力十二景” 之一,它横跨毗雄河,青石板被岁月磨亮。袁老师讲述十二景由来:“锁云桥不仅是交通要道,更是先辈智慧的象征。” 他还提到,早年桥上 “桥下水、桥上水” 的木制渡槽奇观,展现了古人尊重自然的生态理念。“新时代少年该如何守护家乡文化与自然?” 这一问题引发孩子们热烈讨论。
烈日下,孩子们步伐轻快。有的观察昆虫,有的哼唱小调,还在交流锁云桥故事。校长总结:“思政课不应局限于课堂,更要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今天我们走过的每一步,都是与历史对话、与家乡相连的过程。希望同学们记住,家乡的过去由先辈创造,家乡的未来将由你们书写。”
这场 “行走的思政课”,让知识在实践中鲜活,让家国情怀在行走中生长,为孩子们留下深刻的成长印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