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28|回复: 0

【弥渡小科普】春季注意预防食源性疾病!

     
发表于 2025-4-29 10:09:2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塔塔 于 2025-4-29 10:25 编辑

初春时节,气温回暖,万物复苏,各地也逐渐进入食源性疾病高发期。为保障公众健康,根据近年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特作以下提示:

01野生蘑菇勿乱食
风险:
云南、贵州、湖南等南方地区因误采误食毒蘑菇的中毒事件逐渐增多。中毒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光敏性皮炎、肝脾肿大,严重时可导致肝损害甚至会危及生命。
预防措施:
不采摘、不购买或不食用不熟悉的野生蘑菇;各地应根据毒蘑菇种类、气候条件,在野生蘑菇生长期和高发季前及时发布风险警示。
微信图片_20250429100443.jpg

02四季豆要煮熟
风险:
菜豆(四季豆)含有皂甙和植物血球凝集素等天然毒素,如果没煮熟,吃了可能会中毒,家庭和单位食堂高发。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乏力和头痛等症状。
预防措施:
烹饪时,特别是制作大锅菜,一定要翻炒均匀,烧熟煮透,直到没有生绿色和豆腥味。
微信图片_20250429100454.jpg

03吃野菜要当心
风险:
春天是吃野菜(春菜)的时节,但一些有毒植物与可食用的野菜外形极为相似(如:毒芹与水芹),误采误食会引起中毒,轻者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重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昏迷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预防措施:
不要随意采食不认识的野菜;不要迷信野菜的“养生”功效,即使可食用的野菜一次也不要进食太多。
微信图片_20250429100503.jpg
04不要“拼死吃河鲀”
风险:
春季河鲀最肥美,但野生河鲀的肝脏、卵巢、皮肤和血液中含有剧毒的河鲀毒素,如果误食或食用未经专业处理的河鲀可引起中毒,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偶有发生,主要由混入野生河鲀的杂鱼干引起。中毒表现为口唇麻木、呕吐、呼吸困难,严重时可致死。
预防措施:
不捕捞、不购买或不食用野生河鲀;购买杂鱼干时要注意甄别、剔除野生河鲀。
微信图片_20250429100513.jpg

05自制药膳药酒要谨慎
风险:
乌头和钩吻等植物有剧毒,自制药膳药酒处理不当、误食误用都可能导致严重中毒甚至死亡,乌头中毒多发生在云南、贵州等西南地区,钩吻中毒常见于广东、广西等地。主要表现为头晕、视物模糊、口舌及四肢麻木、恶心、呕吐、腹痛、心悸、呼吸困难、步态不稳、乏力、心律失常;严重中毒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意识丧失而死亡。
预防措施:
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制备药膳或药酒;注意辨别钩吻与可食用金银花的花朵和穿山龙的根茎,避免误用。
微信图片_20250429100519.jpg

06预防亚硝酸盐中毒
风险:
亚硝酸盐中毒主要因误将亚硝酸盐当作调味品(如食用盐、味精)或违规使用引起,主要发生在小餐馆、街头摊点和相关从业者的家庭。主要表现为皮肤和黏膜青紫(发绀)、头晕、乏力、恶心、呼吸困难、心悸、头痛、呕吐、腹痛、严重发绀、血压下降,严重时可能引发休克,或因严重缺氧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预防措施:
加强监管,严格落实餐饮服务业禁止购买、储存、使用亚硝酸盐的规定;安全存放,醒目标识,避免误用。
微信图片_20250429100528.jpg
07预防诺如病毒
风险:
诺如病毒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全年均可流行,尤其在冬、春季节高发。主要通过接触、气溶胶、食物和水传播,易在人群密集场所(如餐馆、学校、托幼机构、家庭等)引发大规模感染。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发热、头痛、乏力、肌肉酸痛、脱水和食欲不振等症状。
预防措施:
食物彻底煮熟,尤其是贝类和水产品;饭前便后、处理食物前要洗手;学校、托幼机构、餐馆、轮船等公共场所定期使用含氯消毒剂对门把手、水龙头、楼梯等共用设施进行消毒,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并报告。
微信图片_20250429100534.jpg




来源:弥渡市场监督管理局微信公众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侵权举报:本网站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备案号:DWSBA5300000005号 | 主办单位:弥渡宏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87221096 |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18724986556 | 举报邮箱:luhshi@miduwang.com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云南网监电子标识 人力资源许可证 工商网监电子标识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网络谣言曝光台 网络安全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