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85|回复: 0

“11点前别点!”外卖员分享“最不能点的外卖”,你吃过几种?

     
发表于 2025-3-20 14:14:0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今天
“黄焖鸡卧底记者提醒11点前别点外卖”
引发大家关注
中午正是用餐高峰期
不少人都会提前点好外卖
午休时间刚好送到
为啥最好不要提前点?
↓↓↓


第一拨点外卖的人

收到隔夜菜的可能性更大

曝光黄焖鸡米饭问题的暗访记者在直播连线中表示,回收剩菜、隔夜菜加热后再上桌等现象,在外卖行业中屡见不鲜,他在卧底黄焖鸡后厨过程中曾亲眼看到前一晚被退单的外卖,在常温保存的情况下,第二天会正常售卖给堂食或者外卖的消费者。暗访记者提醒大家“11点前最好不要点外卖”,因为“前一天剩下的食物可能会售卖给第二天先点单的人” 。


日前,“杨铭宇黄焖鸡米饭后厨乱象”舆情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记者暗访了多家杨铭宇黄焖鸡米饭加盟店,发现不少食品安全问题:使用存放多天的发酸食材,顾客食用后的剩菜回收再加工售卖,隔夜发黑的牛肉加色素后冒充新鲜牛肉。记者调查中还发现,多家门店招聘时不需要员工提供健康证,大量无证店员直接上岗。


12日,杨铭宇黄焖鸡米饭品牌发布致歉信,称:涉事加盟门店(郑州二七万达店、郑州康复前街店、商丘万鼎广场店)即刻停业,并且永久关店。杨铭宇黄焖鸡米饭品牌还表示将进行全国门店深度排查。


3月13日,国务院食安办向山东省食药安办、河南省食安办发出挂牌督办通知书,对两地核查处置工作实行挂牌督办。


141343f1hojsajhyhy5ohh.jpeg


这些外卖

外卖员从来不碰

杨铭宇黄焖鸡米饭后厨乱象曝光后,有外卖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送外卖的他们很少点外卖,因为取外卖时亲眼所见,有一些店难保证食品新鲜和干净。有媒体统计了多位外卖员的观点,这十类外卖,他们自己都不敢吃:


1. 黄焖鸡:多位外卖员最不推荐的就是黄焖鸡,原因是有些不良商家会使用僵尸肉、隔夜菜,甚至回收剩菜制作。


2. 麻辣烫:麻辣烫也是被多位外卖员提及的一种,主要是汤底常被反复使用、食材长时间暴露滋生细菌,丸子类多为低价冷冻合成品,卫生风险高。


3. 盖浇饭:多使用预制菜料包(如鱼香肉丝、咖喱饭),食材清洗不到位、高油高盐。


4. 炸鸡/炸串:半成品冷冻鸡块反复油炸,油质劣化易产生致癌物。


5. 粥类:存在隔夜粥二次加热售卖,甚至有些商家还可能添加增稠剂。


6. 水果捞:坏果削去腐烂部分后切块,用酸奶或调味料掩盖异味,水果新鲜度无法保证,易引发腹泻。


7. 水饺类:多为低价散装速冻饺,馅料使用边角料肉,手工现包比例极低。


8. 炒饭/烤肉拌饭:价格低廉的烤肉多用速冻肉,肉质来源不明,用大量酱料来增味。


9. 料理包快餐:即预制菜,很多外卖商家提前买好相应的菜包,有人下单时加热即可出餐。


10. 汤品:为节约成本,通常料少水多,只通过调味包来增加鸡汤或骨汤味道。


外卖员“不选清单”为啥引起关注?

外卖员的“不选清单”之所以引起关注,因为他们是真正的“在场者”,亲眼目睹过麻辣烫汤底一周不换、炸鸡块反复解冻使用工业增白剂、水果捞以变质水果混入酸奶掩盖异味等不堪。这些场景消费者无从得见,能看到的只是“好评返现”“满减促销”的营销狂欢。


当促销策略精准击中消费者“占便宜”的心理,却扭曲了饮食选择的本意。调查显示,过量点餐导致的浪费中,近三成源于盲目追逐优惠。更隐蔽的是,平台算法通过刷单、虚假评论营造出“高销量”“高评分”的假象,让卫生堪忧的黑作坊摇身变为“网红店”,消费者的“知情权”在信息茧房中逐渐消解。


外卖行业的食品安全问题背后,是监管链条的断裂。


·一方面,大量无证经营的“朋友圈厨房”“微店”通过平台漏洞接单,加工环境甚至达不到家庭厨房的卫生水平;


·另一方面,配送环节的“最后一公里”成为风险放大器,海鲜、凉拌菜等对温度敏感的食物,在缺乏冷链保障的配送途中极易变质,汤品洒漏、烧烤冷透等问题,更是让外卖员沦为“差评替罪羊”。


更需警惕的是,随着预制菜市场规模突破4000亿元,其生产标准、添加剂使用、冷链配送等事关食品安全的环节仍处于监管灰色地带。部分商家为延长保质期滥用防腐剂,为了降低成本常温配送冷链食品,导致细菌指数飙升。如果“便利”成为唯一卖点,安全便成了可牺牲的代价。当料理包被美化为“中央厨房直供”,当发黑的牛肉被色素“美容”成新鲜食材,当过期原料被重口味调料掩盖,舌尖上的选择权已异化成一场“赌局”——赌的是商家的良心,输的是消费者自身的健康。


如何才能把谈资变成撬动行业变革的杠杆?除了加大打击力度,强化源头监管,平台也必须摒弃“流量至上”逻辑,将食品安全纳入算法权重,对卫生评级低、投诉率高的商家降权处理。


更重要的是,要推动外卖行业的“透明化革命”,鼓励商家以直播后厨、公示检测报告等方式重建信任,同时赋予外卖员“吹哨人”角色,建立匿名举报通道,让“在场者”的视线转化为监管的“火眼金睛”。


自己做饭更健康

点外卖注意这些“坑”

如今,点外卖、下馆子已经成为很多人的日常。然而,不少接受采访的外卖员都表示,最干净的还是自己在家做饭。“外面的饭不健康”,长辈们的唠叨,或许还真有科学道理↓


2021年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爱荷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营养与营养学学会杂志》刊发的一篇研究发现,经常在外就餐/点外卖(每天≥2次)与全因死亡的风险增加显著相关,全因死亡率高49%。


141344dpjzm09s9heskvlg.jpeg
研究截图


这项研究对超过3.5万名成年人进行调查,包括他们的饮食习惯、在外吃饭的频率等。在平均17年的随访中,有2781人死亡。其中有511人死于心血管疾病,有638人死于癌症。


通过随访数据分析发现,很少在外就餐的人(每周少于一顿)比经常在外就餐(每天两顿或更多)的人的全因死亡率低49%。


研究表明,在外就餐/点外卖往往能量密度、脂肪和钠含量较高,但水果、蔬菜、全谷类食品和膳食纤维和抗氧化剂等保护性营养素含量较低。最后研究建议,应该鼓励人们在家多做饭吃。


2011年,我国台湾研究人员发表在《公共卫生营养》期刊上一项研究指出,爱做饭的人或会更长寿。在10年的研究中发现,与从不做饭相比,做饭能显著降低死亡率,而做饭频次越多,死亡风险越低。每周做饭5次以上的参与者死亡风险降低近50%。


141347bdrfnlarwnnzdoar.jpeg
研究截图


研究纳入了1888名年龄在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并记录下了他们每个人的烹饪频率、食物和营养素摄入量、就餐习惯等。在这些人中,43%的参与者从不做饭,17%的人每周做饭1-2次,9%的人每周做饭3-5次,31%的人每周做饭5次。


在10年的研究中,共有695名参与者死亡。通过比对他们的烹饪习惯,研究人员发现,与从不做饭相比,做饭能显著降低死亡率,而做饭频次越多,死亡风险越低,每周做饭5次以上的参与者死亡风险降低近50%,生存时间更长。


6个方法

教你健康吃外卖


但是,如果不能每天做到自己做饭,不得不经常依靠外卖食物帮忙,那怎么办呢?其实,如果能够应用以下几招,就可以大大减小外食和外卖对健康的不利影响。

少点煎炸油腻


尽量不选或少选油炸、烧烤、干锅类的菜品,多选蒸煮、白灼、清炖、快炒等烹调方式的菜。比如说,同样是鱼,豉汁蒸鱼比干烧鱼好些;同样是排骨,清炖排骨比糖醋排骨好些;同样是丸子,清蒸丸子总比油炸丸子好点。

控油、去汁、涮油盐


如果炒菜、炖菜里的油盐实在多,还可以要一个空碗,把汤表面的油撇出来,或者把多余的油控一控。对白灼、清蒸的菜来说,把浇上去的咸汤倒出来,不要让它们一直泡着,就能有效减盐。觉得菜很咸,也可以要一碗热水,用来涮涮菜表面的油盐。

要求调整食材和调料的比例


如果直接进店就餐,很多中式快餐店都可以提供“调整服务”。例如,可以要求减少米饭、米粉、面条的量,避免浪费,也避免吃得过量。可以要求加点钱,再给点绿叶菜。

还可以向店家提出少油、少盐、少糖等要求,比如“面条只要放一半调料”,或者“这道白灼油麦菜完全不用放盐”。只要态度好点,要求具体可操作,大部分情况下,店家都乐于予以配合。

自备蔬菜搭配


外出就餐易多点荤菜,外卖里也往往蔬菜不足。可以用保鲜袋自带一些新鲜蔬菜,比如洗干净的生菜、小番茄、甜椒、黄瓜等,配着高油高盐的炒菜、红烧菜肴一起吃很清爽。点餐时可选择一荤一素,或点半荤半素的菜,如青椒炒肉丝、西红柿炒鸡蛋等。

自备杂粮主食


盖浇饭、汉堡、披萨等快餐类食品,虽然食用方便、味美价廉,但没有任何全谷物、豆类、薯类,且往往高油、高盐。可以早上把小米、糙米、燕麦粒等各种杂粮和白米一起放进电饭锅、电压力锅,加水,预约8小时,晚上回家时,香喷喷的杂粮饭就好了。下班路上点个外卖的肉菜,自己到家再烫个青菜,也就费十分钟而已。这样有肉有菜有杂粮的晚餐,吃起来非常幸福。

自制健康汤品


餐馆外卖给配好的汤和饮料,通常不是有盐,就是有糖。可以自己泡点淡茶水、淡柠檬水,用豆浆粉冲点比较稀的豆浆,把牛奶稀释一下当饮料喝,或者用沸水泡一勺燕麦片,焖几分钟就是燕麦稀粥了。这些饮品没有油也没有盐,成本低,口感也很不错。

一方面,我们要动员餐饮行业给我们提供更多健康食物选择,另一方面,我们要提高自己选择和搭配食物的能力。最后,还需要提醒大家:“外卖人”最好隔天补充复合营养素,点餐要选择大点的正规餐饮店,卫生更有保障。

如果能把上面说的方法都用上
那么我们和外卖、快餐和平相处的时候
就会有更多的底气
饮食生活的感觉也会更加幸福
当然
时间精力允许的情况下
还是希望大家可以自己动手做饭
为了自己的健康
也为了感受那份生活的踏实

来源:云南共青团综合整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侵权举报:本网站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备案号:DWSBA5300000005号 | 主办单位:弥渡宏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87221096 |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18724986556 | 举报邮箱:luhshi@miduwang.com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云南网监电子标识 人力资源许可证 工商网监电子标识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网络谣言曝光台 网络安全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