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473|回复: 1

弥渡“国保”知多少|来自晚唐的千斤物证——南诏铁柱

 
     
发表于 2024-8-27 14:37:4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娇娇42 于 2024-8-27 14:43 编辑

“南诏铁柱”古称崖川铁柱、建宁铁柱,位于大理弥渡县城西南约5公里的南诏铁柱庙大殿之中。作为全国唯一留存的唐南诏时期古铁柱实物,它是西南地区各民族融合发展的物证,更是弥渡历代先民珍藏至今的宝贵遗产。1965年被列为云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云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微信图片_20240827143433.jpg
南诏铁柱庙
今天
我们一起走近
见证民族融合的历史实物
南诏铁柱

南诏铁柱铸于南诏建极十三年,柱高3.3米,直径0.33米,重约2069千克。柱身中段有直列阳文楷书“维建极十三年岁次壬辰四月庚子朔十四日癸丑建立”22字。“建极”意为南诏第十一代国王蒙世隆年号,相当于唐咸通十三年(872年)建立。

微信图片_20240827143423.jpg

它是南诏时期国内唯一遗存的祭祀礼器,融合民族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天神崇拜于一体,是典型的原始宗教崇拜遗存,是研究南诏国历史、宗教和冶金技术的珍贵文物。南诏铁柱显示了“威镇昆弥”、“标绩全滇”的神威,具有很高的历史和科研价值。

微信图片_20240827143443.jpg

南诏铁柱庙在前、中、后院的各殿中悬挂不少古今名家楹联,例如著名社会人类学家、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费孝通教授所书、清代弥渡著名学者李菊村先生所撰古联:芦笙赛祖,毡帽踏歌,当年柱号天尊,金镂翔环遗旧垒;盟石掩埋,诏碑苔蚀,几字文留唐物,彩云深处有荒祠。

微信图片_20240827143447.jpg

在铁柱庙的前院和中院,各有古榕树一株,覆盖着两大院落,终年郁郁葱葱,绿荫如盖,加上全院众多的奇石,名贵的花木,绿茵如毯的草坪,构成了铁柱庙古朴庄重、清幽优美的人文景观。

微信图片_20240827143450.png

公元646年,白子国张乐进求召集各部族首领,祭柱于白崖川,并将王位禅让于细奴罗。千百年来,弥渡各族群众祭柱颂歌,形成了独特的与南诏文化一脉相承的民俗文化活动。

微信图片_20240827143454.png

铁柱踏歌民俗活动2013年被文化部列入全国春节最具特色的22项文化活动之一,2015年公布为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源:大理文旅、弥渡县文物管理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27 15:45:47 来自手机 | 查看全部 来自: 中国
弥渡南诏铁柱,历史悠久,见证民族融合,珍贵文物,值得一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侵权举报:本网站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备案号:DWSBA5300000005号 | 主办单位:弥渡宏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87221096 |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18724986556 | 举报邮箱:luhshi@miduwang.com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云南网监电子标识 人力资源许可证 工商网监电子标识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网络谣言曝光台 网络安全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