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云南弥渡产业园区,短短几年间,一片曾经的大荒山已蝶变为现代化厂房林立、生产线高速运转的产业热土。从一次性手术用品到价值百万的CT机、PET机;从用于中医针灸的水滤红外辐射照装置,到老年慢病康复理疗设备——“医疗器械大健康”“美丽大健康”成为这里的发展关键词,数字健康、医疗器械和高端先进制造产业链条清晰可见,沪滇合作的成果变得可感可及。
回望弥渡工业的历程,弥渡工业园区曾囿于建筑建材、饲料加工等传统领域,产能不高、发展迟滞,对县域经济的支撑力明显不足。转机始于沪滇合作,云南和上海两地签订了7个合作共建协议书,云南弥渡产业园区成为上海市与云南省合作共建的7个产业园区之一。“弥渡县抢抓沪滇合作共建重大历史机遇,举全县之力、坚持‘五个坚定不移’推动园区建设,聚焦数字健康产业,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园区共建发展之路。”弥渡县委书记、云南弥渡产业园区党工委书记舒进介绍。
云南弥渡产业园区生产的PET机
规划是园区发展的先导。弥渡县坚持规划先行、谋定后动,积极汲取上海在园区建设与运营管理上的先进经验,将打造花园式现代化园区的理念深植规划肌理,确保园区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契合。清晰的产业定位随之优化成型,“一园三片区”的布局各展所长:长坡岭片区锚定医疗器械与美丽大健康产业,海坝庄片区精耕农特产品加工,白塔湾片区则发力新材料领域。
园区内,云南明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组装设备
规划落地,离不开坚实的硬件支撑。弥渡坚持“项目为王”“先做环境再招商”,四年累计投入17.6亿元,实施34个重点项目,强力推进“八通一平”;16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中小企业孵化园、沪滇数字·健康产业园等“园中园”建设加速,园区承载力和环境实现质的飞跃。同时,园区创新招商机制,依托沪滇共建平台,成立“奉贤—大理沪滇协作商务中心”,与上海东方美谷共建“西部健康谷”,形成“奉贤+弥渡”协同招商体系;设立昆明企业服务中心,探索“政府+市场+第三方”的“飞地经济”模式,拓宽招商渠道。
如今的长坡岭片区,以国药集团为龙头的医疗器械集群、西部健康谷为核心的大健康集群、持正科技引领的乳胶集群及上海龙之吟领衔的大理智算园正加速汇聚,开辟出全省唯一的医疗器械与数字健康新赛道。
“园区清晰的大健康产业发展定位,以及高效的营商环境、完善的产业配套,让我们选择在此落地。”云南橙色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楚滨深有感触,“在园区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仅用30天就完成了建厂,45天便取得了二类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加之我们与国药集团的深度市场合作,更坚定了我们扎根发展的信心。”
园区内,云南橙色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测试设备的光功率
聚焦药食同源与抗病毒领域的麦仆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亦瞄准了弥渡的大健康产业新赛道。作为上海东方美谷与西部健康谷共同引进的1号项目,云南麦仆总投资1.4亿元。云南麦仆的落户,同样是看中云南对接南亚东南亚市场的“桥头堡”区位优势,以及弥渡作为沪滇“16+16”共建园区的优良发展环境。“在这里,我们将真正实现‘总部研发在上海,生产在云南’。”麦仆科技负责人孙进的话,点出了沪滇产业协作的优势互补。
如今,沪滇协作的“园”动力已在弥渡初结硕果。自2021年以来,园区累计签约项目97个,协议投资额约238亿元,成功引进明峰医疗、伟创医疗等28家数字健康企业扎根园区。园区对全县经济的支撑力显著增强。2024年,园区“四上”企业达44家,园区实现营业收入61.14亿元,同比增长9.4%;通过“园区+社区+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园区每年带动13个社区集体增收300余万元,让1200多名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端上了“产业饭碗”。
“我们遵循园区发展规律,已圆满完成‘三年打基础’阶段。今年起,园区正式进入‘五年见成效’的新征程。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东西部协作的历史机遇,以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舒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