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今日弥渡   一起关于《红楼梦》的打砸抢事件
返回列表
查看: 3165|回复: 0
收起左侧

一起关于《红楼梦》的打砸抢事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19 00:2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云南昆明
   今夏主题是:激情世界杯和悲情红楼梦。李少红导演以知天命的年纪干了件不安于天命的大事。无论如何,新版《红楼梦》也算干了件好事,拯救了无数的“世界杯寡妇”,使得男人安心抱着电视和啤酒,女人天天晚上守着网络直播。
    人家说老人和不如意的人最喜欢怀旧,而80后都是喜新不厌旧的。我勇于承认都是因为骂声一片才开始看新版《红楼梦》,唯恐错过了这场激烈的群殴。现在算是看出了一点点门道,之前屡屡爆出的剧照外泄事件都是精心策划的。就像星爷的经典台词:“吐啊吐啊也就习惯了”,真的,看到黄瓜贴片铜钱头的时候,我已经麻木了。这样看来,越剧版《红楼梦》的扮相反倒清秀多了。
    新红楼折腾一气选出来的十二钗除了台词和服饰不一样,其他都像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好像小时候看外国片一样,分不清谁是谁。那个babyfat的是不是黛玉,那个像《天书奇谭》里小狐狸精的是不是妙玉,那个穿得像跳《好日子》的大丫头是不是袭人……真怀疑自己得了传说中的面孔失忆症。剧中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恨不能相逢,呼啦呼啦划过镜头。最让人无法忍受的是在黛玉进贾府的那幕戏,吓得让你赶紧检查是不是电脑抽风自动快进了。虽说在里面镜头选角度较有艺术性,但是有些地方叠换镜头太快,让人眼花目眩,很不舒服。感觉就是,新红楼里满是武林高手,和尚练过轻功,甄士隐堪称矍铄,少男少女们都会凌波微步。如果情景不是闪得很快的话,取景还是很华丽的。女娲补天、仙石、太虚幻境、火烧葫芦庙等看起来都还不错。只是闪得太快,浪费了制作团队的劳动成果。
    我们单位最早的那位厨师是贵州人,不管什么菜拿到她手上,一律都是酸辣蘸水大杂烩。李少红也一样,拍什么电视剧都是那股味儿。鲁迅先生当年评《红楼梦》时说过:“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李导看到了什么呢?旁白,大量的盘白,和世界杯球场上的呜呜祖啦一样,能否考虑一下观众的情绪?把盘白用到这份儿上,以前只见过纪录片和动画片《天线宝宝》。就像看广播剧一样,你可以听着电视,偷着菜,聊着天。
    剧中最“忠实于”原著的莫过于台词,都是半文不白的,看着字幕你都不一定能弄懂是什么意思,搞不好又成为某年的高考题了。但最让我好奇的是英莲失踪的那幕戏,原文是:“半夜中,霍启因要小解,便将英莲放在一家门槛上坐着”,剧中却是“霍启突然尿急”。这个改动的用意实在太令人费解,生怕观众听不懂什么是“小解”,还是怕咱听成 “霍启因要小姐”?
    虽然在李少红的世界里,唐玄宗会冲太平公主叫“我爱你”,生孩子都要嗷嗷地鬼叫,但这丝毫无损她在观众心中的地位,她也是我一直喜欢的导演。坏就坏在这部电视剧的名字,如果它不是叫《红楼梦》,那将是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你就不能在观众给你改名《红雷梦》之前就赶紧改个名字啊?现在不是流行山寨吗,之前有《橘子红了》,这个就叫《石头红了》;前人叫《疯狂的石头》,你就叫《神秘的石头》;别人有《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你就弄个《拿什么拯救你我的林妹妹》……反正只要不是《红楼梦》,叫什么都行。
    《红楼梦》大结局,而紧接着上档的是《聊斋3》。聊斋拍得像红楼,红楼拍得像聊斋。两个字:“境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收藏:98 | 帖子:3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