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今日弥渡   “到了弥渡不想媳妇”之我见。
返回列表
查看: 1416|回复: 0
收起左侧

“到了弥渡不想媳妇”之我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28 17: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云南大理州


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对于“到了弥渡不想媳妇”这句话的理解。此话的本意现已无从考证,一个在弥渡这片土地上生活了三十多年的人,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是这样的。。。

“到了弥渡不想媳妇“这句充满大众文化气息的民谚,出自何时何人之口,当时说这句话的本意是什么已无法考证。作为在这片热土上生活了三十多年的人,喝着这里的水、闻着这里的泥土芳香、沐浴着这里的文化,对家乡民谚是这样理解的。

1内涵之一:宜人气候,人居乐土。

弥渡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气候温和,没有明显的四季之分,只有干季,雨季之别,年平均气温17.3℃;降雨量824.4毫米。立体气候明显,河谷热,坝子暖,高山寒。风花不断四时春,是对弥渡一年四季气候的真实写照。大自然的恩赐,一代代弥渡人的精心开发建设,这里便成了祖国西南边陲的小“乌克兰”。以自然状态存在为主的农耕时代,弥渡毫无疑问成了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2内涵二:人勤春早,温饱有余。

弥渡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日照、雨水充足,霜期短,适合多种植物生长,农业耕种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生物资源丰富。这里盛产的大蒜色泽鲜亮、辣味足、香味浓、蒜素含量高是调理肠道的植物良药;大芋头个头硕大、质地苏糯、宜于消化是建胃养颜的佳肴;弥渡大青菜健壮蓬勃、生机盎然、甜润可口是清凉解毒的身体平衡剂。这些无公害蔬菜在弥渡这个天然的大温室自然茁壮成长,以其生长周期长、各种营养成分和干物质丰富、口感鲜嫩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蔬菜中的极品。宫廷佳肴弥渡卷蹄选料精细,做工独特,香而不腻,回味无穷;弥渡酸腌菜、黄粉皮、香酥梨等农特产品让人常吃不忘。现在弥渡已是全省商品蔬菜、商品猪、商品鱼生产基地,奶源基地和包谷、小麦、烤烟等多种农作物粮种繁育基地。是国家农业部授予的“全国菜篮子产品生产先进县”和实施淡季蔬菜开发、南菜北运的基地县。于是弥渡便有了“无公害蔬菜之乡、水果之乡、鱼米之乡”的美誉。中国最大的铂钯矿——金宝山,西南最大的钼加工基地——九顶山,这些稀有有色金属增添了弥渡的吸引力。


3内涵三:歌乡弥渡,流连忘返。

“十个弥渡人九个会唱灯,还有一个跟着哼”,这是对弥渡是中国花灯之乡的真实写照,也是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弥渡花灯的生动表述。弥渡人无时不歌,多少年来,在这块多情的土地上孕育了无数的表达人们喜、怒、哀、乐的山歌调子、花灯曲调,至今有名有数的就达400多首,《小河淌水》、《弥渡山歌》、《绣荷包》、《十大姐》传唱全国,《小河淌水》唱响奥运,蜚声中外。弥渡除了以上非物质方面的财富外,还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天下第一铁柱——南诏铁柱,二十村玉皇阁、东狱宫等一批文化遗产,软硬结合、相得益彰,彰显文化和谐。带着耳朵走弥渡,品着蔬菜话开心。弥渡给你快乐的地方。


4内涵四:小河品质,和谐之地。

弥渡先民和当代弥渡人,生活在这块希望的土地上,他们开放包容、自强不息、执着向前。千百年来,兵屯商屯,游民人群和茶马古道上的赶马人,他们带着希望和憧憬,来到或经过弥渡,被弥渡的自然环境和弥渡人的品质所吸引,留在了弥渡。弥渡因为有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才和信息,人力和智力资源得到了丰富和加强,形成了弥渡人这一群体——《小河淌水》故乡人。


“到了弥渡不想媳妇”这一经典民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她会因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别、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品质、不同的人群对弥渡了解的多少而产生不同的理解。应该说弥渡“景好看、歌好听、菜好吃、人好处”才是“到了弥渡不想媳妇”的诠释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收藏:98 | 帖子:3712